close
  年輕有為的哈佛大學經濟系助教授丹尼斯‧高森,獲得了系上提名,正要展開終身教職的審核,但是擺在他眼前的卻是死路一條——高高在上的教評會駁回了提名,而高森自殺身亡。這裡有二個經濟學的問題,第一個跟機會成本有關:他真的是自殺嗎?一位前途光明的年輕學者不論是否留任哈佛,都有大好前景等著他,而他竟然會認為自殺的機會成本 ( 考量到他未來可能的發展,這成本可說相當高 ) ,比無法獲得終身職的情感成本要低,這樣的計算實在是匪夷所思。另外一個則是效用的問題:因為緊跟著高森的自殺,駁回高森任終身職的教評會中有兩位成員遭到謀殺。這時,經濟系的亨利‧史匹曼教授很清楚,兇手就在委員會成員之中或是周圍,但是哪一位傑出的教授,會因為謀殺一、兩個 ( 或三個 ) 同事而大幅提高效用 ( 也就是幸福與快樂 ) 呢?

  我記得經濟學談到透過員工的學歷來甄選員工時有二個重要的學說:人力資本理論和篩選理論。篩選理論 ( 我們在這裡不談人力資本理論 ) 指出接受教育的邊際成本會越來越高而邊際效益會越來越小,而員工會接受學校教育到「接受教育的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效益」為止,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,透過這本書來學習經濟學的基本知識真的只需要很少的成本。因為這畢竟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。當然,這個故事的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對哈佛有一些諷刺性的描述,作者並不是哈佛大學的教授,不過對於教評會的這種機制,想必是有充分的認識 ( 其實我以前在修人力資源經濟學的課程的時候,也對於這種「無法得到升遷就必須被資遣」的制度有過討論,事實上這種人事制度也只存在於大學或是軍方 ) 。所以如果你對學校的派閥運作有一點點認識,讀起這本書來確實還會有另外一種樂趣。

  不過讀完這本書之後,我覺得真正有價值的地方不只是經濟學的原理 ( 因為本書的經濟學原理實在是有一點淺,大部分修過經濟學的人都應該對這些知識耳熟能詳 ) 那麼簡單,而是人的行為真的可以用經濟學的效用來解讀嗎?真的會有人在決定對某一件事情付諸行動之前先想想,這件事情對我的成本如何而效益又如何嗎?經濟學理論試著建立一種模型來描述人的行為、而心理學理論則試著透過個人內心的運作來分析人的動機,這二者是不是有互相衝突或矛盾的地方,這本書對於這個「方法論」的問題其實也有著精闢的辨證。而這一點對我來說,是比書中的那些經濟學原理有用的多。

  嗯,所以用經濟學的角度來看,閱讀這本書對我來說還是有正效用的吧,我想我可以這麼解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arpr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